close

 

最近在讀書會裡面,有位同學說他有個同事,以前常常和他一起抱怨上司如何的不公不義,沒想到同事變成主管之後,也漸漸變得跟那些不公不義的上司一個樣。

他不明白為什麼人換了職位,就好像換了腦袋?

 

另外有位同學說,他有一個好朋友兼同事,兩人私交甚篤非常聊得來。但在某一次大型會議中,他受到了一點委屈,可是他的好朋友卻沒有為他挺身而出,讓他覺得很受傷。兩人的友誼也因此變了調。他不明白為什麼對方會選擇沈默?

 

是的。為什麼他們會這樣呢?

 

這兩個情境不同的例子,在道理上卻是相通的。

 

在章成老師的《地藏經》當中,有這樣的一段話

 

⋯⋯「健康的新陳代謝」,

就是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。

事情都沒有一定要如何,

能夠了解別人、社會

與時局的【相對位置】,

而去調整自己的看待與作為,

那就是「而生其心」。

 

這樣你就能夠轉動「黑」與「白」,

讓你的人生沒有一個領域

是卡住的。(註1

 

瞭解這段話當中【相對位置】的意思,就能夠明白上述兩件事情的道理。

 

那麼到底什麼叫做【相對位置】呢?

 

下面用一個簡單例子來說明:

 

因為工作的關係,我常年與許多牙醫師以及牙醫助理們相處。

 

剛從學校畢業的牙醫師,到診所來工作,跟牙助們很自然地就成為同事。有的牙醫師在工作上和助理合作得很愉快,當他想要開業的時候,常常會把合作愉快的助理,聘請到自己的診所去工作。而兩人的關係,也就從原本的「同事」變成了「雇主與員工」。也就是兩人的【相對位置】,跟以前不一樣了。

 

如果沒有注意到這個【相對位置】的改變,許多的誤會就因此而產生。

 

當牙醫師與助理只是同事的時候,牙醫師通常只會注意助理在跟診的時候動作是不是熟練,能不能配合自己順利地把工作完成。如果助理跟診的熟練度足夠,那麼對牙醫師而言,應該可以算是個稱職的助理。

 

但是當牙醫師自己開業了之後,對於「從同事變成員工」的助理,要求當然就變得更全面了。

例如:

是否確實做好清潔工作,讓診所每個角落都很乾淨?

是否準時上下班,不遲到早退?

幫患者掛號或衛教的時候,對待病患的態度是否親切?

是否留意診所各項材料的安全存量?確保材料使用上的充足?

健保申報作業與抽審工作是否再三確認?不曾出錯?

其他還包括了廢棄物的分類、各項準備工作,以及是否隨時更新健保申報的調整等等。

 

有些跟著開業牙醫師「出走」的牙助,沒有注意到原本是「同事」的牙醫師,已經變成了自己的「老闆」,她們就會覺得「原本的同事」對自己的要求變得好多好多,而且也變得愛挑剔、愛計較、動不動就生氣?她們不明白為什麼同事當了老闆,就變了一個樣?這些愛挑剔的毛病,為什麼以前都看不出來?牙助們甚至會覺得,以前大家是同事的時候,牙醫師和譪可親的外表都是裝出來的。接著就後悔自己辭掉之前的工作,跑到離家這麼遠的地方來。原本以為各方面的待遇都會更好一些,沒想到人算不如天算!現在想回去也回不成,因為舊的診所,早就雇用了新的助理。

 

心裡會有這些不滿的情緒,其實就是忽略了【相對位置】的改變。

 

如果能夠明白【相對位置】的不一樣,那麼老闆對員工會有這些要求,是非常合理的。用這個角度來理解「以前同事」的轉變,就會明白為什麼「換位置就換了腦袋」。

 

用同樣的道理去理解文章最前面的例子:原本的同事晉升成為主管後,在主管的位置上必然有他該達成的目標,自然作為也會和以前不同。而私交甚篤的同事兼好友,在大型的會議上,面對許多高層和不同部門的主管,說話和作為勢必得更為謹慎。或許他心裡也替你抱不平,但是為了保住自己的工作,或是為了團隊的運作能夠順暢,他選擇了沈默。

 

每個人一生都扮演著很多不同的角色。我們必須學習在不同的場合,看懂別人、社會與時局的【相對位置】,而去調整自己的看待與作為。因此,學習在各種角色中靈活的轉換並調整對應之道,你才不會很受傷,也就能修好社會的學分!

 

1:《地藏經》章成、M.FAN著。P.104

天運讀書會,歡迎你的加入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lice 的頭像
    Alice

    Alice in wonder land

    Al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